"利用媽媽的設計"完成自己的工業設計作品集

今天我們的主角Qingyang同學,在某種程度上非常適合這段話,她將媽媽設計的產品改造讓傳統更適應當下,Qingyang 同學的作品集中一共有四個項目,其中傳統燈具改造項目【FEISH】是她投入最多,收穫最多的項目。這…

"利用媽媽的設計"完成自己的工業設計作品集

今天我們的主角Qingyang同學,在某種程度上非常適合這段話,她將媽媽設計的產品改造

讓傳統更適應當下,


這個項目主要是對傳統的魚形燈籠進行的改造。我的媽媽是一位中式燈飾設計師,前段時間,她設計了一款傳統的中式魚形燈籠。魚燈的內部結構由鐵架構成,因此魚身、魚頭、魚尾都是固定死的,看起來比較笨重,運輸和製作的成本也較高。

我想要將魚燈做得更加生動形像一些,讓它擁有能夠靈活擺動的身體,運輸時能夠被折疊,增強與人之間的互動,便決定將傳統的魚燈進行改造。

這個項目包括了從頭到尾製作魚燈的每一個過程,比如魚身骨架形狀的設計,魚燈外層用到的手工紙的選用等等。在老師、媽媽和工廠師傅的協助下,我設計的用來製作魚燈的內部骨架就被建造了出來。

新的骨架是可拆卸的,在骨架上纏完鐵絲貼上紙後便可將骨架取出,這樣就能製作出一個可折疊的魚身部分,不僅大大減少了運輸和製作的成本,還給用戶與產品之間增添了許多樂趣。

台灣有一句諺語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意思是“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享受的是什麼?” 這句諺語在某種程度上適合描述這個項目。

台灣傳統魚形燈籠的改造項目對我來說是一個想法落實到產品的挑戰,如果我只是想想就不會知道製作過程中的樂趣。因此,我把重新設計的魚燈命名為「FEISH」,中文名為「非」,“非”本身還有“不”的意思,代表著這個產品不僅僅是一個魚燈,也是傳統燈籠製造業的革新,產品的創新製作工藝可以在生產和運輸中大大降低成本。

“ 設計的最大職責是用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
Qingyang同學的這個項目,是用設計解決傳統文化產品在當下社會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發現問題並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離不開創新思維的開發。
我曾經在和同事的聊天中討論過國內外設計教育的差別,國內很多學校的設計專業是老師給學生一個主題或固定的產品類型,由於思維的限制,導致學生的設計中存在很多的借鑒和模仿,長時間下來就很容易抹掉學生本身俱備的創造力但在國外的教育中,設計專業的核心和設計行業的原則總是圍繞“以人為本”這個概念。也就是說代入設計師、生產商、用戶的身份,從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各個角度去發現問題,並利用設計思維根據各方對產品的需求,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當設計師具備了這樣的創新思維時,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性化設計”。
PS-ONE更認同的是後者的教育理念,由海外院校招生官和教授組成的教研團隊不僅會帶給我們院校的最新理念,身為藝術家、設計師的他們在行業內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也會結合業內的案例,傳達出更多的資訊,讓學生認知迭代的速度趕上行業發展的速度。
像現在的藝術院校和未來社會需要的就是更多的創造力。 PS-ONE在教學中就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不斷積累的同時,不斷拓展自己的創作邊界,開發天生的創造力,成長為院校和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

這個項目是我做得最久,最花時間的一個項目。在最初製作魚燈骨架的時候就做出了前後兩個版本,經過多次與工廠師傅和老師的溝通和不斷的調試,最終的魚燈骨架與真實的魚十分相似。

研究怎樣才能做出折疊的效果也花了我不少時間,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製作出魚燈的骨架,我便在這個地方卡了很久。

當時老師建議我可以適當的向經驗豐富的媽媽或從業者討教一些技術上的解決方案。我便向媽媽和工廠的師傅尋求幫助,很快就解決了困擾我許久的問題。甚至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新的作品展示方法,比如魚燈不一定要用紙做,還可以用較硬的布料或者褶皺工藝來製作。

在製作作品集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東西是必須要自己親身經歷,親手嘗試才知道的,而在期間遇到的所有困難,都能幫助我們學到更多額外的知識,對自己的專業更加了解。

老師們對我也有非常大的幫助,作品集徐老師一直在引導我往正確的方向走,最開始的我並不太了解工業設計,只是單純的對產品感興趣,導致剛開始做項目時我有些迷茫,也不太清楚我需要將調研、蒐集相關資料、以及設計最初的產品草圖等準備工作做到什麼樣的一個標準。

徐老師不厭其煩的一步步指導我,告訴我一個能被做出來的產品需要符合哪些條件,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要怎樣進行資料搜查和市場調研等等。她會為了給我解釋一個定義連續發50多條微信,有時候為了及時回复我的問題直接在車上畫示意圖幫助我理解,有時候甚至還會到家裡親手示範該如何處理一些我不了解的材料。

基礎課的劉老師則是負責我的手繪和軟件部分,從剛進入PS-ONE到現在,我從完全不會使用軟件到現在能用軟件幫助學校、親戚、同學製作一些海報和logo。手繪課也不是單純的畫畫,劉老師還會從教室裡找來各種材料來發散我對藝術的理解。

比如今天他找到了一捲毛線,今天的課程便是用毛線和釘子在木板上“作畫”。這種有趣的上課方式讓我嘗試了各種從未接觸過的材料,也讓我在學習藝術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興趣和信心。

劉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會經常給我講解歐洲地區的藝術,配上他自己拍的照片,讓我漲了不少知識,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去到歐洲感受一下當地的文化風情。

“ 想和做完全不是一回事潛力總在實踐中被激發”
我們上面說到了設計的責任在於解決問題,但其實還有一種設計叫做概念設計,它包含很多領域,比如游戲、建築、產品等等。概念設計的目的在於短時間內做出很多或很新的創意,具體怎麼落實則不需要考慮。
我們排除掉概念設計這一門類,其他的設計最終都是要考慮可落地性的。在Qingyang同學的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她在將想法變為實際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很難解決的困難。又因為需要解決這些困難,而學習到了更多的東西,收穫了成長。
這就是實踐的重要性,不去做的話永遠不會知道前期構思中存在哪些問題,也不會了解到生產中涉及的知識,更不會有接觸新事物帶來的新創作靈感。所以PS-ONE一直在強調讓學生多去實踐,也一直在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參與需落地的實際項目。
大一些的,像每年暑假舉行的跨學科營地落地實踐項目,是由導師帶著學生進山,將之前設計出的房子親手搭建出來,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同時也很有趣,學生會發現做和學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實踐中學到平時上課和單純畫圖時學不到的東西。

在業內前輩的指導中獲取高效學習途徑

Qingyang同學的項目在製作過程中,因為能力有限,在技術上遇到了很難解決的問題,通過求教同為設計師的媽媽和生產經驗豐富的工廠師傅突破了瓶頸。

Qingyang的媽媽在她的作品集項目中,扮演了一個業內前輩的角色,這對沒有什麼基礎的同學來說,其實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途徑。就像如果你沒有作品集經驗,就不知道該怎麼樣完成調研-構思-設計草圖的過程,需要老師的指導一樣。作品集每一步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問題,這時候要抓住一切機會向有經驗的人求教。

圖源自Qingyang同學作品集,請勿盜用

但不是每一位同學身邊都有前輩資源,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多和老師同學溝通,像之前一位拿到皇藝純藝專業雙offer的同學,就在採訪時說過自己的作品集中跨學科項目很多,所以是每個專業的老師都“摻和”過一腳的。

不止一位同學說過覺得PS-ONE的整體氛圍非常開放,老師和學生像朋友一樣,不僅是自己的專業老師,每一個專業老師都非常愛和學生們溝通,給學生一些意見或幫助。

除了自己的老師和同學,PS-ONE也一直在和各種藝術機構、藝術院校、藝術家、設計師、品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在招生官活動、作品集審核活動、品牌合作項目、藝術家/設計師workshop中,學生就可以零距離接觸到很多經驗豐富的從業者,也可以向他們請教問題或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獲得多角度的意見和幫助。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Article

ONE VIDEO | 3個月,0基礎搞定時尚管理專業!

Next Article

平面設計| 前途未卜的我,靠算卦拿到了SVA、Chelsea、LCC的offer

Related Posts